最新目录

缘竹坊里竹纸香

来源:造纸科学与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摘疆羼阃霸描ScanOfFOIl(Life甄撮勰黜紫6BambooPaperSending0文◇张再青图◇浙江缘竹坊文化用品有限公司Fragrance inYuanZhuFangIfFu”ng is the hometown of bamboo paper inChina,thenGuanxingtaVillage,XinsanVillage,
摘疆羼阃霸描ScanOfFOIl(Life甄撮勰黜紫6BambooPaperSending0文◇张再青图◇浙江缘竹坊文化用品有限公司Fragrance inYuanZhuFangIfFu”ng is the hometown of bamboo paper inChina,thenGuanxingtaVillage,XinsanVillage,HuyuanCounty inFuyang is the source of the traditional bamboo paper producfion process inFuyang,and the“current leader”at this source isLiFaer,who is64 years’old·LiFaer’s paper—making workshop is the recognized oldest and largest bamboo paper—making workshop in the village,and generations of his family have made a business of makingYuanshuPaper,the top handmade bamboo paper.He is the eighth generation inheriting such a business·44IZHEJIANGPICTORIAL△春料△晒纸是个技术活如果说富阳是中国的竹纸之乡,那么富阳市湖源乡新三村冠形塔自然村,就是富阳传统竹纸制作工艺的源头,站在这个源头“弄潮”的人名叫李法儿,今年64岁。李法儿家的造纸作坊是村里公认的时间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竹纸作坊,他家世代以做顶级手工竹纸元书纸为业,传承到他这里已是第/kl'-℃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年“富阳一张纸,行销十/k-i当"”的辉煌局面已不复存在,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元书纸和许多古老的民间工艺一样,正在遭遇生存与发展的困境,最大的问题是传统造纸技艺后继乏人。早些年,李法儿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接班人,使元书纸这一传统工艺一代代传下去。而今,令他欣慰的是,儿媳妇潘小英sn5,l-甥章群标接过他的衣钵,创建了缘竹坊文化用△浸料△被手工纸生产业界誉为“富阳法”的荡帘抄纸△李法儿在检查元书纸质量品有限公司,潘小英任董事长,章群标任总经理,而李法儿呢,是名副其实的技术总监。“京都状元富I]E]kEj,十件元书考进士”,这句话生动地诠释了当时富阳元书纸上至宫廷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无不喜用的史实。潘小英介绍,北宋真宗时期(998-1022),富6E]±-E就被选作御用文书纸、科举考试用纸。因皇帝元日庙祭时用以书写祭文,故改称元书纸。古时候十件元书纸相当于5万张,每张尺寸为41cmX45cm。“十件元书考进士”之说,表达了古时士子读书之勤奋。元书纸是纸中的珍品,其色或淡黄或洁白,其质柔韧,闻之有竹子清香,久藏不蛀、不变色。在缘竹坊,一件件藏品,一幅ZHEJIANGPICTORIALI4,5△水运是过去元书纸对外运输的主要方式(资料)幅图片,展示着源远流长的元书纸文化。可称为中国纸文化的博物馆。李法儿的先祖曾于明朝嘉庆年间创造“裕”字品牌纸,并续用至上世纪50年代,后入公社归集体所有。上世纪80年代,李法儿调入乡供销社当部门经理,专销元书纸。在推广元书纸期间,有苏州美院的书画家对李法儿说:“富阳竹纸质量很好,但尺寸太小了,只够写一个大字。”李法儿敏锐地意识到了元书纸的缺陷。1993年,李法儿创办了新三元书纸品厂,为了制造大规格、多品种的元书纸,李法儿请教民间老艺人、美院教授,嫁接现代工艺,改进传统工艺。通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攻克了因为竹纤维短、不能生产大尺寸元书纸这一难题。把元书纸做成了能满足书画家需求的各种尺寸。自古以来成品元书纸都是淡黄色的,如何让其像其他纸一样有白色的品种?李法儿继续研究,2005年,白色的竹纸诞生了,产品远销远到日本、韩国等地。同年,进入国家非遗名录的富阳“竹纸制作技艺”项目所有原始资料采集在缘竹坊完成。李法儿也在2007年和2012年,分别被授予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竹纸制造工艺)传承人。在李法jL,lIg言传身教下,潘小英和章群标都成了元书纸的专家。46IZHEJIANGPICTORIAL潘小英,这位生于1979年的女性,可以说是元书纸的知音。弘扬元书纸文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生产和销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她亲力亲为。在她看来,做好元书纸,也是对老人最大的孝顺。在缘竹坊竹制品展览室,潘小英介绍起造纸工艺如数家珍:从一根当年生的竹子到一张元书纸的产生,需要经历3个月时间,30道主要工序,大小工序总计72道。每道工序一环紧扣一环,不允许有半点马虎。优质元书纸在选料、制作过程中处处讲究。根据富阳纸农自古传下来的经验,竹子须是当年生的嫩竹,砍伐期须在农历节气小满前3—5天,到芒种前后结束。砍竹前,还要举行祭祖仪式……清光绪《富阳县志》记载,富阳纸“半系人工,亦半赖水色,他处不能争也”。潘小英说,比起现代化机器造纸,手工纸绿色环保。“造纸产生的废水废料都可以用来浇灌农作物。”她指着厚厚一叠色彩看起来像成熟的稻谷一样的纸对大家说:“瞧!这就是最早时候的元书纸。”“它不就是我们小时候逢年过节、走亲串友时,大人们用来包糖枣等食品的纸吗?”参观者无不惊喜地叫起来。“是啊!竹纸用来包吃的,食物的油不会渗漏,食品也不会粘在一块,

文章来源:《造纸科学与技术》 网址: http://www.zzkxyjs.cn/qikandaodu/2021/0412/516.html



上一篇:夹江年画谈薮
下一篇:我喜画画

造纸科学与技术投稿 | 造纸科学与技术编辑部| 造纸科学与技术版面费 | 造纸科学与技术论文发表 | 造纸科学与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造纸科学与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